您的位置:首页 新闻资讯 全部

北京校考美术集训课程中的素描技巧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25-05-26浏览次数:18

一、整体与局部的关系

  • 在素描静物写生中,整体概念至关重要。整体不是一种方法,而是一种观念。物体组合较多时,要确立从整体出发的观念,整体认识、观察、把握。例如画苹果要想到陶罐,画方的要想到圆的,画桌面要想到背景等。但局部的表现空间也很大,没有局部的深入刻画,整体将失去存在意义,只要遵循整体法则,贯彻主次关系,局部画法是可行的。
  • 二、观察与表现的关系

  • 有的初学者面对静物写生说不会画,其实是不会看。写实性素描要“师法自然”,观察不外乎整体对比,如大和小、高和矮、平和斜、黑和白、硬与软等的区别,找出相互差别就是整体对比。没有整体对比的观察方法,局部孤立的表现永远是错误的。
  • 三、主观与客观的关系

  • 面对一组静物中的物体,不需要面面俱到、照搬照抄。艺术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,照相写实有局限性,尊重实际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才是艺术的最终法则。
  • 四、基础素描技巧

  • 线条运用:线条是素描的基本元素,通过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轮廓、质感和空间感。例如,在画人物素描时,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动态,用细腻的线条表现人物的皮肤质感。
  • 明暗对比:通过明暗的对比可以突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。在画石膏像时,加深暗部,提亮亮部,使石膏像看起来更加立体真实。
  • 构图布局:合理的构图可以让画面更加平衡和谐。例如,采用黄金分割法构图,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,使画面更具美感。
  • 质感表现:通过不同的笔触和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。如画金属物体时,用硬朗的线条和强烈的明暗对比表现其坚硬光滑的质感;画布料时,用柔和的线条和渐变的明暗表现其柔软的质感。
  • 五、设计素描技巧(针对部分校考内容)

  • 画面构思:包括题材选择、景别、视角、搭配、规律、差异等方面。例如,在清华美院的设计素描中,选材可围绕“衣/食/住/行/用”展开,从普通生活中找到有意思的点。景别可分为大场景(空间大,近中远景丰富,有层次感,但空间透视不容易把握,画面组织容易散)和小场景(有张力,主体突出,视觉冲击力强,但物体刻画需要细致,结构型要准确)。视角有平视(画面秩序感强,横横竖竖的线条分割画面很有构成感)等多种,不同视角有不同效果。物体搭配要合情合理,如同一场景题材的年代及中西要明确,避免混搭;物体要有大小主次区别,丰富画面衬托中心;物体搭配要有遮挡、聚散,避免画面散乱。在规律和差异方面,透视、视角、方向要有明显的一致性,同时要找到违和的差异化,避免画面杂乱无章或呆板。
  • 光影处理:光可分为强光、柔光、室内光、室外光、大光源、小光源等,影可分为实影、虚影、强影、弱影、长影、短影、角度等。光在物体上顺着物体结构起伏变化,光从远到近有强弱、虚实变化。在影响画面虚实方面,有前实后虚(前后对比的虚实,前后边缘形状的虚实)、亮实暗虚(亮部实与暗部虚)等。影响画面黑白灰效果的因素有固有色和光影,在强调光影效果的画面中要适当降低固有色的影响,在弱光表现的画面要强调固有色的作用,固有色和光影相辅相成,画面安排黑白灰分布时避免均等,可白多或黑多,层次丰富,可通过物体搭配配合光影来表现,画面要有亲和力,让人产生共鸣,组织画面围绕整体感去组织,永远不要脱离整体。在准备清华考试试卷过程中,参考素材的选择非常重要,从素材照片到高分卷不仅仅是抄照片的过程,还需要在素材基础上依据设计方法进行改变。
  • 六、其他技巧

  • 手削铅笔:画校考的素描适合手削铅笔,画面会更松动,而自动削笔机削的笔适合画联考和速写。
  • 临摹与默写:练习人像、静物要以临摹为主,默写可以少些。考生考前可以多看一些色彩作品,多做临摹,理解绘画的手法。每画一幅,都要对比造型进行修改,之后重新画一次。

    Copyright © 2022-2025 北京华夏屹立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19002779号-1